市机幼幼小衔接案例——我的时间我做主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2-07-07 20:25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幼小衔接活动案例

我的时间我做主

乐山市机关幼儿园   何馨竹 代利娟

活动背景: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要从以自主、游戏为主的生活,转变为以集体、学习为主的生活。从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的约束,到必须按照严格的作息时间来约束自己。较强的时间观念就是对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道考验,如不迟到早退、独立安排课间休息时间,按时完成作业……因此,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尤为重要,这是幼儿形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前提,更能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本学期,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引导通过幼儿认识时间,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利用时间,培养孩子们珍惜时间的意识,为入学打好基础。

活动一:认识时钟

活动目标:

1.知道时钟是一种计时工具,了解计时器的多样性。

2.通过操作认识钟面,学习根据时钟的长针、短针和钟面数字的位置判断整点和半点。

3.知道时钟在生活中的运用,关注日常生活中各主要环节的时间点。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过时钟

材料:自备时钟一个(钟面要求:数字规范,指针明显,能联动),图片《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

活动过程:

      一、观察时钟,了解钟面的特征

1.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时钟。

——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

2. 出示时钟,请幼儿仔细观察时钟,初步了解钟面的特征。

1)幼儿观察钟面数字及其位置。

——钟面上有几个数字?每个数字在什么位置?按什么顺序排的?教师按顺时针方向指112,请幼儿认读。

——幼儿认识时针、分针,观察两者的区别。

二、学习判断整点和半点

1. 教师拨钟,从12点开始拨到1点,引导幼儿观察:现在是几点了?时针停在哪里了?分针在哪儿?

2. 教师再次拨钟到1点半,引导幼儿观察:时针到哪个位置了?这是几点呢?半点时分针在什么位置?

3. 教师依次将钟表拨动到2点、2点半、3点、3点半,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总结整点和半点时时针、分针的位置,发现时针、分针的运转关系:分针转一圈,时针转1格(1个数字,钟面上每隔5分钟为1格)。

4. 教师将钟拨到10点半,请幼儿判断是几点。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时针的位置,分辨到底是10点半还是11点半,并说明原因。

三、拨钟游戏:看谁拨得对

1.教师报时间,幼儿在时钟上拨钟(整点和半点),教师引导幼儿回想生活中对应该时间点的事件,引起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各主要环节时间点的关注。例如:上午8点,我们在干什么?中午11点,我们在做什么?

四、回忆生活中运用时钟的经历,了解各种计时工具

——平时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时钟?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计时工具?

教师出示不同形式的计时工具的图片。

——我们认识了钟,以后就可以自己看时间,把我们一天的活动排出来,好吗?(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时钟的运用)

微信图片_20220525164346.jpg

微信图片_20220525164340.jpg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孩子认识时钟,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懂得时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生活中掌握时间的重要性。

活动二:一分钟挑战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通过讲述故事和生活中的例子,让幼儿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3.让幼儿懂得珍惜时间,为幼小衔接做好心理准备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弹珠和筷子、篮子 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一分钟的概念

——这是什么?(时钟)谁知道,时钟上面的哪一根针走一圈表示一分钟?(多问几个孩子)

——那么你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有人觉得一分钟长,有人觉得一分钟短。觉得一分钟长的小朋友举手,有没有觉得一分钟短的?(什么时候你觉得一分钟很长?什么时候你觉得一分钟很短呢?)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 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那我们一起来玩两个一分钟的游戏。玩完后,说一说,再来你们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游戏一:木头人游戏。(感受时间的慢)

——今天的木头人有新的要求哦。保持动作的时候要保持一分钟,记住,一分钟不能动哦。

游戏二:夹弹珠(感受时间的快)

——今天的夹弹珠游戏是有新要求的,还是只有(一分钟),看看谁夹的弹珠多。

——刚才我们玩的几两个游戏,这两个游戏时间都是一分钟。现在,那你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在玩木头人的时候,我们一直在等待,在坚持,所以大家会觉得一分钟很漫长;当我们在玩夹弹珠游戏的时候,一直很紧张很专注的玩耍,所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便会觉得一分钟很短。

三、数字游戏

——这是什么?有谁知道1小时= 1小时=60分;

——有谁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一天 = 24 小时;那一天中有多少分钟呢?算的出来吗?一天有1440分。原来一天有这么多一分钟。

——那么,一年,甚至我们的一生,会有多少个一分钟呢?这肯定是一个太大太大的数字。

——那对于人的一生,一分钟长还是短呢?你们觉得这短短的一分钟它重要吗?一分钟究竟重要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这个关于羚羊和猎豹的故事。

四、听故事,体会一分钟的重要性(教师讲述羚羊的故事)

——你觉得在这个故事里的一分钟重要吗?

 ——如果羚羊早跑一分钟,你觉得会怎样?相反,如果晚跑一分钟,又会怎样呢?。

五.老师讲述生活中的一分钟

——原来,这一分钟真的很重要。但是在我们生活中,一分钟是很短暂的。常常会被我们忽视,然而有时,这短短的一分钟,会显得尤其的重要和宝贵。

——比如说:

当我们听到救护车的鸣笛声响起时,街上的行人或车辆,赶紧让出一道生命通道,也许这短短的一分钟,可能会挽救一条生命

——同样的,在火灾现场,消防员叔叔如果早到一分钟可能会怎么样?

——现在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微信图片_20220525164709.jpg

微信图片_20220525164701.jpg

微信图片_20220525164655.jpg

活动反思:

 时间对于幼儿园孩子 来说是非常抽象,他们还不能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因此,在此次活动,从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感受一分钟的快慢,了解每一分钟的价值和意义,让孩子知道了1.时间是宝贵的,不要浪费时间;2.时间是永不停留的,应该及时抓住时间;3.时间是神圣的,不要小看每一分钟,从而帮助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三:我的计划表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打算。

2.尝试以图表和文字形式表达自己的活动安排。

3。培养有序做事和珍惜时间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教师的计划表、幼儿使用的.空白计划表、若干记号笔、两个可以拔动指针的钟面、若T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的休息天

——马上到双休日了,小朋友们,你们在双休日会干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的休息天一般都做写什么事情,或者这个休息天想要干些什么呢?)

二、安排我的打算
1.
引导幼儿安排计划事情的先后顺序。

      ——可以是这么多事情我们不可能同时一起做,那我们现在可以来分一下,那些事情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哪些事情是需要先做的?哪些是可以放在后面进行的?(排序)

2.引导幼儿明确要做事情的具体时间。

——刚才将事情都排好了。但是我们到底什么时间该做这些事呢?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法宝来帮助我们啦!(出示钟)
      
——出示指针可以拨动的时钟,引导幼儿说出具体的时间。
      
——小明友们能告诉老师我们几点钟的时候?为什么呢?(老师和幼儿一起探讨上面计划的具体时间,老师记录在相应图片上)老师引导幼儿完善整个计划。
     
三、制作我的周六计划表

微信图片_20220525164358.jpg

微信图片_20220525164353.jpg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被成人规划好的一日生活时间安排,这也造成了孩子不善于利于时间的特点。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培养幼儿掌握合理规划、安排自己时间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活动中,教师帮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并按照事情重要程度和紧追程度分为一重要而紧迫的事情;二、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三、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四、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并进行排列顺序,这样更便于孩子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也使孩子做事情更加有条理。

活动小结:

   时间观念的培养是幼小衔接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也需要教师和家长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并采取适宜的策略,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时间意识,为孩子顺利走进小学做好准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办单位:乐山市教育局  联系地址:乐山市翰园街219号  联系电话:0833-2434150

网站标识码:5111000036  蜀ICP备20024885号-1   备案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