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案例
《桑葚节筹备,给孩子的成长加点“料”》
乐山市市中区土主镇中心幼儿园 廖羽
一、活动起源
在幼儿园的“众+园”里,每个班级都认领了几棵桑果树,每个班的孩子都担任起:种植、浇水、施肥、观察、记录与收获等工作。温暖的四月,迎来了桑葚丰收的季节。看着挂满枝头的桑葚一天天变红变黑,小朋友会准备开展一场盛大的“桑葚节”。伴随着“桑葚节”的话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桑葚节”要把幼儿园装饰的漂亮一点;有的说要将收获的桑葚制作成各种美食;还有的说桑葚都被小鸟吃了,我们应该先保护桑葚……为此,小朋友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二、活动内容及过程实录
“桑葚节”调查小分队
小朋友对于“桑葚节”想法有很多,那到底该如何开展呢?我们的节日设置一些什么内容呢?小朋友们展开讨论。
航航:“我去参加过犍为的茉莉花节,看了很多节目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
果果回答道:“我也去过,那里还有一个超级大的摩天轮,还有很多玩具。”
伊伊说:“我觉得众+园的桑树是大家的,我们应该问一下其他班小朋友的想法。”
果果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像之前一样做个调查表,了解每个班的小朋友的想法。”
翔天赐:“这个主意不错,我觉得调查表上,可以让其他小朋友画上想在“桑葚节”做的事。”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共同设计调查表,了解其他班级小朋友的想法。
设计调查表 发放调查表
调查表结果 调查表结果
伊伊看着满是美食的调查表说道:“很多小朋友都在“桑葚节”想品尝桑葚制作的糕点还有爆米花、棉花糖,太多了吧!”
果果指着调查表上的小女孩说:“这个小朋友还拿着话筒,这是导游吗?”
天赐说:“当然需要啦,导游可以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介绍我们的桑葚节。”
航航拿着调查表给大家看,并说:“这上面有剪刀,还有竹竿,还有竹篮
经过调查,孩子们发现:每个班的小朋友想法都不一样,最终孩子们决定把每个班的想法都采用,接下来大家便开始筹备“桑葚节”。
幼儿行为分析:
在讨论中,孩子们尝试迁移自己已有的设计调查表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幼儿自主解决问题,主动与他人合作;利用符号绘制计划来设计调查表,这些行为,都是为幼小衔接做好了学习准备与社会准备。
筹备桑葚节进行时
根据调查结果,孩子们将“桑葚节”需要做的准备,分配到班级,每个班的小朋友根据分配内容,都加入整个筹备活动之中。
桑葚节任务分配表
1.爱心小淘店
接到任务后的小朋友们,开始激烈的讨论。
天宇:“我们班的小铺叫什么名字呢?要有名字别人才会来买东西。”
景瑜:“我们的小铺是开在“桑葚节”的就叫桑葚小铺吧。”
瑾瑜摇手说:“不行不行,我们又不是只卖桑葚,叫彩虹小铺吧。”
韩天:“那就叫阳光小铺吧,像太阳一样。”
天宇惊喜得说道:“我觉得叫爱心小淘店,这个名字很可爱。”
到底用那个名字好呢?小朋友们将获赞率排在前三名的名字列出进行投票,最终“爱心小淘店”这个名字以20票胜出。
投票结果 小铺的LOGO设计
小铺的LOGO设计 确定小铺的LOGO
确定了小铺的名字,小朋友们又在想:怎么样才能让小店更吸引人呢?
如意激动的说:“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到处去吆喝,别人就知道我们开店了。”
天宇:“你这不行,会吵到别人的。”
瑾瑜:“我觉得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专属小铺的LOGO,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我们的了。”瑾瑜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于是,小朋友们都开始设计小铺LOGO。
小铺的名字和LOGO设计好之后,孩子们又在思考:小铺要卖一些什么东西好呢?
景瑜:“我们女孩子都喜欢吃棒棒糖,我们卖点棒棒糖吧。”
天宇:“那我们男孩子还喜欢奥特曼呢,我们再卖点奥特曼。”
瑾瑜做了暂停的手势并说道:“停停停,卖什么不是你们说的算,我们可以去问一下,其他班的小朋友都想买什么。”这个办法大家都十分赞成,小朋友们分三组展开调查。
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大一班的孩子们开始准备小铺卖的物品,并期待着“桑葚节”的到来。
2.我为桑葚节代言
孩子们根据班级任务,开始讨论:
伊伊:“幼儿园那么多小朋友,如果都去“众+园”会很挤的。”
果果回答道:“那就一个班一个班的去呗。”
天赐:“那“桑葚节”一点也不热闹。”
航航:“我之前去参加茉莉花节,我记得我妈妈是拿了门票,一张门票只能进一个人。”
伊伊突然把手举起,说道:“我有个好办法,我也可以设计门票,然后送给每个班的小朋友。”
果果:“我们幼儿园有那么多小朋友,每个人都发一张,我们要做好久哦。”
伊伊说道:“我们可以做邀请函,每个班发一份,这样全部的小朋友都知道啦。”
天赐:“这个办法可以,我们还可以在邀请函上写上时间,让小朋友遵守时间来参加“桑葚节。”说完,大家开始讨论门票的设计,有的小朋友说门票上要画上桑葚,有的小朋友说门票上还要写上规则,还有的说还有在上面画上我们的桑葚节活动……
邀请函的封面设计 邀请函的内页设计
发放邀请函
经过讨论,小朋友们终于把邀请函设计好了。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活动呢?
果果:“我们可以给他们发邀请函的时候,就告诉他们。”
伊伊说:“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我们的“桑葚节”了。”
航航想了想说:“我们可以回去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去告诉其他人。”
天赐:“我们拍一个视频,请老师发在抖音上,更多的人都能看到。”
大家都同意这个想法,于是便请教师给孩子们拍摄视频,整个拍摄过程,孩子们都自主的决定拍摄的内容。视频拍摄结束后,老师转发到每个班及家长群,让更多人我们的“桑葚节”。
拍摄内容设计时 设计的拍摄内容
设计的拍摄内容 拍摄进行时
3.我是小小表演家
“桑葚节”小朋友们还要进行节目表演,可是班级自愿参加表演的小朋友只有几个,怎么办呢?
涵涵说:“我们可以去问一下其他小朋友愿不愿意加入我们。”
浩轩:“你这样速度太慢了,幼儿园有那么多小朋友,什么时候才问的完啊?”
俊光:“要是能让想参加的小朋友,自己来找我们就好了。”
听了俊光的话,浩轩突然说:“我知道了,我们可以做一个宣传单,发给其他小朋友,愿意参加的小朋友看懂宣传单后,就会来找我们。”
招募演员进行时 我们想跳舞
想表演狼来了、蚂蚁搬豆的故事 快板表演
说完大家,浩轩便带领大家设计宣传单,便把设计好的宣传单发放给其他小朋友。在小朋友的不懈努力下,成功招募了5名表演演员。有了演员之后,我们要表演什么节目呢?针对此问题,小朋友展开调查,发现小朋友们想看狼来了的故事,还有快板表演等。可是节目那么多,我们怎么分配时间呢?
浩轩:“我们一共要表演20分钟。”
俊光把小朋友想看的表演画在纸上,说道:“小朋友们想看的有5个节目,我们把节目的时间分一下。”
涵涵:“那要分仔细一点,时间不要太长啦。”
孩子们确定了表演的人员、节目之后,就紧张有序的排练起来,表演演员们都想在“桑葚节”表现自己,都十分认真的和老师学习节目。
节目时间分配表 节目排练中
4.桑葚保卫战
晴朗的午后,孩子们餐后散步路过众+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天上的小鸟在吃桑葚,小朋友们用手指着很是生气,想要赶走小鸟。于是,孩子们开始想办法保护桑葚。刚开始孩子们找来了木棍,在库房里找来了彩绳,先把木棍稳定好之后,拉好彩旗和彩绳。在这过程中,木棍很容易倒,稳定不好。经过几番尝试,终于探索出这样的方法:把木棍插进土里面,再用泥土和石块来进行固定。可是这个办法并不能赶走小鸟。
设计图 固定木棍
萌萌:“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木棍太矮了,小鸟在天上飞,它看不到。”
小玉附和说道:“还有可能是我们的绳子太细了,小鸟也看不到。”
华仔:“那我们要找一个更长一点的棍子,再换一个粗一点的布,这样小鸟看见,就不会来吃桑葚了。”
大姐激动的说:“我知道了,就像一个稻草人一样,有帽子还穿的有衣服。小鸟看见就会害怕了。”
萌萌:“我家里有旧的衣服,我可以带来。”
华仔:“我家旁边有很多大竹子,我也可以带来。”
小朋友们自主讨论着赶走小鸟的办法,并主动收集制作稻草人材料。最终,在孩子们的不断努力下,小鸟终于没有再来吃掉桑葚。
稻草人设计图 制作“稻草人”进行时
搬动砖头,固定“稻草人” “稻草人”做好啦
5.桑葚的“哇”时刻
小朋友们有了去年的制作桑葚美食的经验,今年她们又打算制作什么呢?
苗苗:“我还想吃去年的桑葚果酱,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新锐回答道:“还有桑椹干,脆脆的。”
浩洋:“桑葚馒头的味道也不错。”
彦丽:“今年幼儿园新来了很多小朋友,我们还可以问一下,他们想把桑葚做成什么美食。”
浩洋:“这个方法不错,每次都是大班的哥哥姐姐拿调查表给我们填写,这次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个调查表。”
大家都同意彦丽的看法,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的调查表完成了。他们一起拿到每个班进行调查并填写。孩子们通过调查,了解了其他小朋友想吃的桑葚食品以及制作这些食物需要的材料。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
6.采摘桑葚小妙招
在前期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调查了解了桑葚的种类,并知道不同种类的桑葚,采摘时间不同,随着桑葚一天一天成熟,我们应该怎么采摘桑葚呢?
昱浩自豪的说:“我可以用手直接就把桑葚摘下来。”
蔡蔡:“如果桑葚长得太高了,我就摘不下来。”
于俙:“我发现只要用力的捏桑葚,桑葚就会坏掉。”
教师问道:“那你摘得时候是怎么摘得呢?”
于俙回答哒:“我轻轻摘那个绿色的小枝枝,桑葚就掉下来了。”
教师重构于俙的话说道:“原来你是用手轻轻的捏住它的根部,然后一拽它就下来了。那长在树枝顶部的桑葚我们怎么样才能摘到呢?”
逸轩:“我可以直接摇树,这样所有的桑葚都会掉下来。”
于俙:“不行不行,这样会破坏树枝的。我们可以用旁边的小椅子试一试。”小椅子可以帮助我们摘到树枝中间的桑葚,可是树枝顶部的桑葚,我们还是摘不到。
用手直接摘桑葚 摇动桑树摘桑葚
采摘椅子上摘桑葚 记录采摘方法
昱浩跑到材料区,拿来了往蝴蝶的网,准备把桑葚网下来,可是网太大,桑葚太小,这个方法就失败了。偶然间,昱浩的网不小心把树枝拖下来了,树枝顶端的桑葚连着树枝一起弯下来,站在树下的连忙说道:“你小心一点,你把树枝勾下来了,这样我们可以摘到桑葚。”通过此次巧合,小朋友们探索到了摘取桑葚的办法
用网摘桑葚 网钩住了树枝
7.游戏乐翻天
在前期的活动中,孩子们利用已有经验了解了外出参加活动,都会有很多游戏和玩具,于是决定在幼儿园“桑葚节”的时候也设置一些好玩的游戏给大家玩。那设置一些什么游戏好呢?
航航:“只有设计小一点的玩具,太大的话众+园放不下。”
伊伊:“我觉得滑滑梯哪里可以做游戏。”
果果问道:“滑滑梯那么窄的怎么玩啊?”
伊伊:“就像电视里抛绣球一样,我们可以抛桑葚,或者是其他好玩的东西。”
天赐:“电视里还有投壶呢,只需要一个瓶子还有一个吸管。”
甜心激动地说道:“我还去广场上玩过套圈圈,只要用圈套到的东西就可以带走。”
孩子们说起游戏,十分兴奋,他们都把自己的游戏用图示表示了出来。并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法,交流需要准备的材料。
投壶游戏 套圈游戏
滑梯上抛球游戏
幼儿行为分析:
筹备“桑葚节”的想法源自孩子的游戏进程。虽然一开始他们有些不知所措,但并没有放弃。在教师支持下,他们互相启发,最终成功筹备“桑葚节”。在这过程中,我园创设的户外环境给了孩子很大的支持。这种环境和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探索、发现、创造的积极性,也促使孩子们也在其中幼儿的交往能力得到提升:愿意与同伴、老师和周围的人交往,对人有礼貌,能友好相处。同时,在交往的过程中,幼儿的学习习惯也有了相应的提升:有倾听的习惯,有初步的任务意识等。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目标,并为身边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尝试制定学习、活动计划,并逐步实施;能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自主分配表演时间等。种种迹象表明,孩子们已充分做好对于身心、生活、学习、社会这四大准备。
制作活动指路牌
当“桑葚节”所有的筹备工作完成之后,孩子们将众+园里的每一块区域进行划分,把设置的7个内容分别划分到相关区域。
区域划分图
7个区域的划分,导致中小班的弟弟们进入园子后,找不到对应的地点,因此孩子们决定制作指路牌。让小朋友们可以根据指路牌,找到对应的区。
伊伊埋着头说:“指路牌要怎么做啊?”
果果回答道:“我知道,众+园里有一个指路牌,我们之前做过。”
天赐说:“指路牌应该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哪里就往哪儿走。”
航航:“那我们还要收集一下每个区域的符号,贴在指路牌上。”
讨论之后,孩子们分工合作,有些小朋友负责设计,有些小朋友负责收集区域符号。
后山现有的指路牌 指路牌设计
表演区域符号 游戏区域符号
制作好的指路牌,能正确指引孩子们找到相关区域。针对“桑葚节”小朋友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让我们一起期待“桑葚节”开幕之后的故事……
幼儿行为分析:
制作指路牌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孩子们主动合作,与同伴交往,做好了社交准备。同时,小朋友们自主发现问题,利用前期游戏经验,制作指路牌,这一行为凸显了孩子已做好了幼小衔接的学习准备。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筹备“桑葚节”活动,是孩子自主自发的行为,也是将生活“游戏化”的过程。回顾活动的过程,幼儿从调查“桑葚节”——筹备“桑葚节”——制作指路牌,是幼儿“尝试—思考—完善—应用”的过程。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升了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时间管理能力、责任意识、意志力、语言表达力等都得以强化。教师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实施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的手段和方式,帮助幼儿为幼小衔接做好了身心准备、生活准备、学习准备。教师对幼儿的准备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四大准备 |
具体行为 |
身心准备 |
1.对学习充满兴趣。如:主动学习表演节目。 |
学习准备 |
1.利用符号绘制计划、调查表等,为前书写做准备。 2.提升专注力和坚持力。如活动中幼儿并没有因为遇到挫折而放弃筹备“桑葚节”。 |
生活准备 |
1.培养时间观念。如:表演的时间安排。 2.为幼儿提供自我管理的机会,尝试制定学习、活动计划,并逐步实施。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为身边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社交准备 |
1.语言表达。整个活动众孩子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2.合作精神。孩子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如制作指路牌、保卫桑葚、采摘桑葚等。 |
教师的支持策略
在活动中,教师主要运用的一些支持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主要是语言(鼓励、重构、开放性提问、肯定)的支持;间接策略主要为游戏环境、材料的支持。充分体现“以孩子发展为本”、“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的教育理念。
可能生成的契机以及进一步支持策略
在筹备“桑葚节”后,还有可能产生的教育契机:
1. “桑葚节”即将开幕,孩子们想邀请更多的人来参加,疫情之下,我们可以邀请其他人道幼儿园吗?我们可以邀请那些人?怎么邀请呢?能邀请几个人?
2.桑葚制作的食物该何去何从采摘桑葚后,各班都会制作桑葚美食,制作的美食我们可以吃吗?吃不完怎么办呢?
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悄悄发生,孩子们也在其中收获着的学习和成长。
主办单位:乐山市教育局 联系地址:乐山市翰园街219号 联系电话:0833-2434150
网站标识码:5111000036 蜀ICP备20024885号-1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