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嘉州草堂寺,初建于唐,重建于清。相传安史之乱后,杜甫游历到嘉州,憩于此处,后人即誉为“草堂”。清末儒将杨某,怀才不遇,解甲归田,重建“草堂寺”。后山石壁凿“棲岩洞”,石壁上题诗一首:“万里西风送马蹄,棲岩回首翠烟低。未谋旬息先趋赵,窃笑田单独下齐。怪石有形龙已去,落花无语鸟空啼。谁知天与英雄恨,远望云山返故基”。
1906年春,嘉定府决定在草堂寺建立官办“嘉定府高等小学堂”。这是嘉州新学的起点,打破了以往的“私塾”教育体制。少年郭沫若由故居沙湾来到嘉州,成为中学预备班的首届学生。1907年,郭沫若由嘉定府高等小学堂中学预科班毕业,获得了第一批毕业证,毕业证上注明“优等生郭开贞”。1939年3月,郭沫若回乡探亲,寻访故地,无限感慨,写下《重游乐山草堂寺》七绝一首:“依然落落一庸才,廿六年后始归来。何处海棠香讯在,草堂寺内几徘徊。”此诗收入《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
乐山市草堂高级中学1986年创办。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教艺精、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学校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0%,多名教师为市中心教研组成员,数十名教师为省、市级骨干;全校教职工爱岗敬业,以高尚的情操和渊博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
学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改革,推行“四重五段”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校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升学率。
学校在美术、编导、播音、舞蹈、器乐等艺术教育和体育特长教育上成效突出,走出了一条高中教育与艺术、体育等特长教育相结合的办学之路。
学校已获得“四川省文明单位”、“乐山市教育质量先进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乐山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
乐山市草堂高级中学用“家”理念凝聚教职工精气神,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形成“务实工作立校,精细管理兴校,一流质量强校”的工作思路,实施“四精”(精业、精心、精细、精品)管理,构建学校“和、实、精、效”的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精品名校”的办学目标。
钟灵毓秀的草堂,为立志成才的学子铸就成长的舞台,呕心沥血的园丁,为翱翔蓝天的雄鹰打造腾飞的翅膀!
学校地址:乐山市市中区紫云后街190号
办公室电话:0833—2134369
主办单位:乐山市教育局 联系地址:乐山市翰园街219号 联系电话:0833-2434150
网站标识码:5111000036
蜀ICP备20024885号-1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