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文件通知

关于印发《乐山市中小学德育工作“15510” 行动计划》的通知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1-03-04 20:38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解读】乐山市中小学德育工作“15510”行动计划



乐山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乐山市中小学德育工作“15510 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区、市、县、自治县教育局,乐山高新区公共服务局,市直属(管)中小学校、单位:

   现将《乐山市中小学德育工作“15510”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乐山市教育局

 2021 3 4


 

 

                           乐山市中小学德育工作“15510”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中小学(含中 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特 点,遵循中小学德育工作规律,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为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以培养学生 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为重点,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树立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长为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要求

全市中小学校要紧紧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夯实 全员德育、全科德育、全方位德育、全过程德育和全社会德育五 条基本路径,运用好抓养成教育、抓课堂渗透、抓活动载体、抓 实践体验、抓品牌创新五种基本方法,进一步落实好突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等十项基本任务,不断开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省教育 高地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进一步夯实德育工作五条基本路径

1.全员德实现人的体制要成由 校挂帅德育作领完善组织团少先队参与,班主任、学科教师实施,家庭社会联动的全员德育工 作机制。要明确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规范教职工言行,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

2.全科德育德育国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特别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 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明确每一门课程的德育要求,开发每 一门课程的德育功能。推进德育课、班团队课及各类专题教育等 课程资源整合,将公民意识、时事政治、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 育、劳动教育等作为中小学必修课。学校要立足时代特征、地域 特点,深化课程改革,开发独具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

3.全方位德育小学练体办学点和训、校歌、校旗、校徽等,加强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建设, 运用通俗化、生活化、具体化的语言,凝练学校文化精神,塑造 学校文化品格。要加强班级建设,实现人文化、民主化管理,增 强班级凝聚力。要做好校园育人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现代 化提升工作,将学校文化基因、精神品格植入校园内的一草一木、 一砖一石、一角一景之中,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4.全过程德育通学年龄特征和时效性要求,细化各学段德育工作目标,逐层递进,促进学生 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要实施全过程精细化德育,制定严格 又适度的校园学习生活规范要求,小学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中 学要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等职业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爱岗 敬业精神和正确的职业理想。各地各校要采用适合学龄、体现学 段特征的德育方式,坚决避免学段割裂、各自为阵的问题。

5.全社会德育各校要坚大德育观宣传文化、司法、公安、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定期互动机制, 加强社会资源共享共建,构建社会共育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良 好社会氛围。要积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畅通 宣传引导、配合协调、保障帮扶等渠道,统筹整合各类德育平台, 凝聚各方育人力量,不断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四、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五种基本方法

1.抓养成教育重点加日常为规要按 照同学学校学生班队监 督奖励多种探索时期生行

育方式,推进《中小学生守则(2015 年修订)》校本化,将学 校规章制度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发挥全市品格教育共同 体学校联盟积极作用,在全市中小学推广实施品格教育。

2.抓课堂渗透课堂学主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按照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好课时,不得挤占课时或挪作他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对 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数学、科学、物理、 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方法、态度、探究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 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 养。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 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 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要培养学生 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还要加强 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教育。

3.抓活动载体新德工作有的放矢,用统筹的思想深化德育,推动德育工作本土化、资源化、 基地化;要结合传统节假日、重大纪念日等,开展针对性强、切入点低、内容丰富的主题德育活动;要建设好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留守儿童之家等阵地;要开展好入队、入团、入学、 毕业、成人等仪式教育活动;要坚持举办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节等校园节(会)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4.抓实践体验说教从课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全面加强体验式德育。各地各校要充分利 用博物馆、文化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社会实践、红色旅游、志愿服务等活动。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 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时间规定,积极创设条件,满足学 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需求,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抓品牌创各校现有域资、学

积极探索德育品牌形成机制,凝练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 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校德育模式。要善于通过德育特色、德育品牌 建设,由点及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创建“一校一品”,全 面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五、进一步落实德育工作十项基本任务

1.突出社会主义心价值观引领核心是德 育作的核心引领要融教育全过程。一是做好社会主义心价值 24 字上墙工作,做到

置显眼,图文并茂。二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纳入学校 宣传工作整体部署,在宣传形式上动静结合,多层次立体交互呈 现,做到师生全覆盖、校外延伸覆盖。三是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积极探索微 视频、微课堂、校园剧、小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推 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认真组织 开展每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2.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日纪

活动的育人作用,防微杜渐,润物无声,从过好“我们的节日”,细微处渗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民族、国家、制度的认同。一是倡导过好民族传统节日。各地各校要发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积极功能,增强 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二是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集 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 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加强学校节庆文化建设。学校要设计好、规 划好、实施好校本节日,加强如运动会、读书节、艺术节、科技 节等育人活动载体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每年全市中小学生科技节系列活动。

3.开展好读书育活动《新国主教育实施纲要》为抓手,以开展“学党史”活动为重点,以推进书香 班级、书香校园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家 爱校主题教育。各地各校要将读书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创新载体,广泛组织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小 生故事会、中学生演讲会和主题知识问答等主题活动,推动全 民阅读、终身学习良好风气的形成。认真组织开展每年全市青少 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4.加强共青团和少队建设《中关于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党建带团建促队建 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 的思想性、先进性、自主性、实践性优势。各地各校要强化党建 带团建、队建,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全面深化团教协作, 将少先队工作纳入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和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 指标。健全学校团队组织、团队活动制度,团队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少先队干部由队员定期轮流任职。重视中学学生会、学生社 团的工作,支持和指导其发挥好作用。各县(市、区)要定期组 织开展好团队观摩活动,各学校要精心组织开展共青团、少先队 主题活动。

5.加强法治和心健康教育。要落副校保证法治副校长履职到位,每学年举办不少于 2 次法治教育报 告,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禁毒防艾教育,有效预防未 成年学生违法犯罪。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完善多元 参与的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在全市开 展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培训。加快中小学心理辅导室 建设,标准化规范性运行。探索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分 析,通过专业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帮助学校和心理教师及时开展 心理筛查、危机预警及干预与转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等工 作,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各类极端事件。继续开展市级中小学心 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力争每年创建 23 所特色学校。

6.开展好学生综实践活动落实央国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 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指导纲要》,全面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和研学实践 教育。一是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确保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 周不少于 1 课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并对学生每天课外劳动、 家务劳动时间作出规定。二是要丰富和拓展劳动实践、研学实践 场所,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实践基地、职业院校的实训场所、校外活动中心、工厂、农场等场地,全面开展“乐游嘉学”研学实 践教育。三是建立信息化平台,将学生劳动素养、实践能力、研 学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 参考。力争到“十四五”末,每个县(市、区)建设一批劳动实 践基地,每所学校有相对固定的劳动教育场所。

7.深化文明校创建活动级各学校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 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 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活动 阵地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环境见建 设好”六好创建目标,推动每一所学校努力建设秩序良好、整洁 美观、和谐人文、富有特色的“文明校园”。力争到“十四五” 末,实现市县两级文明校园全覆盖。

8.加强德育工作伍建设德育小学德育校长能力建设,重点抓好德育校长和德育主任的培训。 二是抓好班主任队伍。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 定》,加强班主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完善班主任工作考 核机制前提下,逐步改善班主任工作待遇,并在学习进修、表彰奖励、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班主任。继续抓好班主任的学习 培训,为班主任的学习培训创造条件。三是抓好团队干部队伍。选派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青年教师担任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支持团队干部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团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抓好德育教科研队伍。市县两级教科研机构,要配备德育教研员,专业引领德育课程建设,实施一批德育研究课题,不断探 索新时期德育工作新模式和方法。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9.加强育人共体建设家校要统筹和畅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家校沟通渠道,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组织社会实践和亲子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实现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各 地各校要主动联系公安、民政、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帮扶,做好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10.先选一是建立健全小学师德建设效机制。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全市中小学 培育塑造一批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 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每年评选 20 名优秀德育工作者。二是每年评选 20 名“新时代好少年”,推进“扣 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推出一批事迹突出的青少年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的身边榜样,让全市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 三是每年组织开展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案例和德育精品课程评 比,评选典型育人工作案例 20 个、德育精品课 20 节,并面向全 市中小学推送。四是建设德育资源库,发挥“网络德育”功能,开展德育大讲堂活动,让学生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教师讲述自 身的育人故事。五是每年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对推进德 育工作“15510”行动计划、德育工作卓有成效的集体和个人予 以表彰,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六、组织实施

1.强化组织保障部门小学 作为育系建设重要摆上指导管理党组分发政治心作切 实强对育工的领共青队改完善党建带团建、带队建机制,把握正确方向,推动解决重大问题。 书记、校长要亲自抓德育工作,规划、部署、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落到实处。

2. 各地各 要将实施中 学德育工

15510”行动计划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德育工作的重 要抓手。要对照任务清单,查找问题短板,发挥优势特长,制定 县(市、区)和学校不同层面的细化实施方案,协调力量,统筹 推进,做到人人有责任,项项有落实,件件有成效。

3.强化考核对各德育作开情况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校 长考核以及各类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加 强德育评价,更好地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导作用。

4.强化氛围营要特注意工作

典型事迹、典型个人,深入剖析相关典型案例,大力弘扬正能量, 积极整合资源,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办单位:乐山市教育局  联系地址:乐山市翰园街219号  联系电话:0833-2434150

网站标识码:5111000036  蜀ICP备20024885号-1   备案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