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把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作为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让少数民族幼儿在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前顺利消除语言障碍。”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天主教爱国会主席雷世银说,让少数民族孩子学前学会普通话,有助于他们形成普通话思维习惯,过好国家通用语言关,并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雷世银来自四川省乐山市。在他的家乡,有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3个小凉山彝区,其中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16.89万人,占上述3区(县)人口总数的40%。
雷世银告诉四川在线记者,2014年起,小凉山彝区逐步实现了村级学龄前幼儿入学“全覆盖”,但由于不会讲汉语,不少少数民族儿童在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出现上课听不懂、学习跟不上、难以适应、产生厌学情绪等问题。2019年9月,小凉山彝区开始试点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2020年秋季升入小学的“学前学普”受益学龄儿童,95%以上能顺利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要求,其普通话水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文明习惯等明显优于往年入学新生,试点成效非常明显。
“学前学会普通话’是对一代人的影响和改变,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数十年时间。”雷世银告诉四川在线记者,他已将相关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他建议,教育部及时总结大小凉山地区试点经验,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长效机制,逐步在全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推广。
主办单位:乐山市教育局 联系地址:乐山市翰园街219号 联系电话:0833-2434150
网站标识码:5111000036
蜀ICP备20024885号-1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