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中共乐山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乐山市教育局2020年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0-03-25 16:13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中共乐山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乐山市教育局

2020年工作要点

 

“改革破瓶颈,创新增活力”为主基调,形成“强班子、抓落实、提质量、推项目、防风险”的工作思路。2020年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教育大会和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工作取向,围绕“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以“教育改革创新”为发展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优质而公平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

1.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把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教育发展大会精神。组织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问题整改“回头看”。将政治建设贯穿教育系统各级各类专题培训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动力和行政能力水平,以党的建设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牵头领导:刘友军

牵头科室:工委办

责任科室: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

2.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导纲要》,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全面压紧压实各级各类学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严格管理学校意识形态阵地。成立教育团工委,推动党建带团建促队建着力在党建引领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上下功夫。加强学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科学合理配备思想政治课教师,切实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传、帮、带”建设。

牵头领导:刘友军、韩  

牵头科室:工委办、基教科

责任科室:高职民科、民教科、干部人事科、教师发展科、教科所

3.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教育工委工作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小学党建的指导力度,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党建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强党组织生活建设、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党员管理和培训等工作,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齐头并进、同频共振。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全面规范市本级教育系统“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提高机关运行效能,实行重点工作看板管理和定期通报制度,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牵头领导:刘友军

牵头科室:工委办、办公室

责任科室: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

4.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做好典型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持续推进市委巡视反馈问题和市人大评议教育工作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着力构建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确保整改工作见行见效。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效运用提醒、诫勉和函询等组织手段,持续整治教育系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深入开展纠正“四风” 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述责述廉制度,全面排查梳理党风廉政风险点,完善防控措施,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推进廉洁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和师德师风建设。

牵头领导:刘友军、徐  

牵头科室:办公室、机关纪委

责任科室: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

二、破除教育发展体制机制障碍

5.加强教育发展系统设计。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等国家规划和全省贯彻文件要求,从实际出发研究我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规划立项起草、衔接论证、发布实施、管理监督。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编制《乐山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新一轮基础教育学校规划建设,盘活城乡教育存量资源,提升全市城乡公共教育服务总量和水平。

牵头领导:  涛、梁开禹

牵头科室:政策法规科、计财科

责任科室: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

6.深化重点领域综合改革。根据《四川省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我市实施方案。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重点指导中心城区修改完善中小学校招生管理办法推进《乐山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配套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指导意见》,稳妥有序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并实施乐山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一批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专业)带头人及名师名校长。指导井研县承担好教育部“依法治理校闹”试点工作,继续推进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及市级改革创新项目工作。深度整合事业单位资源,推动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优化教育考试中心职能,充分释放教育资源活力。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市直属民办学校逐步移交县域属地管理。完成延风中学、延风小学划归金口河区管理各项移交工作。

牵头领导:  涛、刘友军

牵头科室:基教科、干部人事科

责任科室:政策法规科、教师发展科、高职民科、安全与后勤管理科、计财科、教科所、考试中心、技装处

7.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督导条例》,做好省对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开展督导评价的配合工作,开展对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调整充实市督学队伍,加强教育督导责任区建设。指导“两县一区”做好迎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做好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工作。根据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适时开展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专项督导检查。

牵头领导:罗仕金

牵头科室:督导室

责任科室:政策法规科、基教科、高职民科、安全与后勤管理科、教科所、考试中心、技装处

三、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保障基础

8.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学前教育生均财政拨款、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加大经费执行情况监测、公告工作力度,确保“两个只增不减”。按照《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完善公办幼儿园和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补助标准的通知》要求,协调落实好公办幼儿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提标补助工作。按照《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健全公办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开展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做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

牵头领导:梁开禹

牵头科室:计财科

责任科室:基教科、高职民科、民教科、教师发展科

9.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全市拟开工(续建)各类教育重大项目26个,计划完成投资20亿元。统筹推进乐山一职中新建、乐山二中迁建、乐山一中扩建二期、市实验中学扩建二期、市实验幼儿园分园等项目建设。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计划投资2.5亿元,规划改扩建学校面积7.6万平方米,购置设备16万台套(件)。

牵头领导:梁开禹

牵头科室:计财科

责任科室:基教科、高职民科、民教科、技装处

10.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新高考综合管理和新中考综合素质评价两大平台建设,力争建成省智慧教育示范校6—8所,普通高中全部接入“天府云教”网络远程教育课程平台。支持乐山一中、乐师附小、市实验中学前端学校建设。指导马边彝族自治县开展“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省级实验区工作。推进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加快未联网学校宽带接入进程。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持续向贫困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提供优质远程网络直播教学服务。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效益和师生实验实践能力。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技装处

责任科室:计财科、基教科、高职民科、民教科、教科所

11.坚决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重点向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残疾学生等群体倾斜。加强资助政策和实施成效宣传,提高知晓率和影响力。加强监督检查,开展学生资助资金审计。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等工作。推进市内优质学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中小学校。扎实做好定点帮扶,多措并举做好驻村帮扶,全力助推沐川县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持续推进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做好对口帮扶美姑县工作,举办第四届乐山一中“美姑班”。

牵头领导:  芹、梁开禹

牵头科室:民教科、资助中心

责任科室:基教科、高职民科、教科所、干部人事科、教师发展科、计财科

12.推进学校后勤保障工作。贯彻落实《四川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加强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后勤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和量化分级管理。加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节能减排降耗工作,开展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校园绿化、“厕所革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

牵头领导:罗仕金

牵头科室:安全与后勤管理科

责任科室:基教科、高职民科、民教科、办公室

13.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对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实行动态管理力争建成1所符合标准的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推进聘任公安干警担任市直属 (管)学校法治副校长(辅导员)试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行政权力动态管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抓好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推进教育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政策法规科

责任科室:基教科、高职民科、民教科、安全与后勤管理科、办公室

14.加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强化校园“三防”建设,推进校园人脸识别闸机通道和安检门建设,并接入公安“天网工程”。丰富和完善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加强消防安全、校车安全、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防溺水、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校闹”和打架斗殴等不法行为。紧盯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时间节点,开展矛盾风险预测预警和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减少信访积案,降低重复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定期研判形势,切实维护全市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

牵头领导:罗仕金

牵头科室:安全与后勤管理科

责任科室:政策法规科、基教科、高职民科、民教科、办公室、工委办

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15.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加强中小学、职业院校德育教材管理、使用。充分发挥教育团工委作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开展研学实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圆梦蒲公英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学校“一校一品”建设,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打造区域德育品牌。继续做好与日本、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基础教育合作与交流。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基教科

责任科室:教师发展科、高职民科、民教科、教科所

16.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贯彻落实教育部等9部门《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关于面向中小学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等,制定下发《关于规范进校园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幼儿园)负担的工作方案》,扩面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持续开展民办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着力规范招生秩序。强化媒体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矫正成人成才标准,增进教育共识,正确看待教育教学和孩子成长。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推动家长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基教科

责任科室:高职民科、民教科、教科所、办公室

17.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促进身心健康。贯彻落实《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力争创建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所、省级优秀学生艺术团8个、市级学生艺术团30个、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3所、中小学美育实践基地10个。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开展阳光体育示范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及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赛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视力综合防控、禁毒教育以及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切实增进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基教科

责任科室:高职民科、民教科、教科所、教师发展科

五、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8.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深化同全国、省市高校校地合作,借智借力,推进教师培训研修和基础教育优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校(重点设立实验班)项目,打造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有素养的名师以及若干质量出色、有特色、有潜力的名校,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和名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基教科

责任科室:高职民科、民教科、教科所、教师发展科、干部人事科

19.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继续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和保教质量评估工作,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持续实施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城乡公办园和小区配套园规划、建设,全面推行“一乡一公幼”力争新增公办园学位1.35万个,推动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9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3%以上。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基教科

责任科室:计财科、督导室、民教科、高职民科、教科所

20.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通知》继续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确保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56人以上大班额控制在3%以内。多措并举强化控辍保学工作,重点打赢彝区“控辍保学”攻坚战。推进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开展好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确保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基教科

责任科室:计财科、督导室、民教科、教科所、资助中心、技装处

21.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落实《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乐山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实施意见》,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达标提升攻坚工程,满足高考综合改革基本需要,提升普通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确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强化内涵建设,力争创建2所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提升教学质量,力争2020年高考一本上线率17.5%、本科上线率51.5%。实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力争2020年消除普通高中超大班额。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基教科

责任科室:计财科、教师发展科、督导室、高职民科、考试中心、教科所、技装处

22.推进中职、高等教育提质发展。全面深化同乐山师范学院的校地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大数据建设、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教师和师范生培养培训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等工作。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实施方案》,重点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和乐山市打造千亿光伏产业集群需要,深入推进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硅材料产教融合集团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产教融合集团。持续推进省级“双示范”和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深化中高职衔接体系建设和“赛考培”联动机制。推动实施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等改革试点项目。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放资源,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高职民科

责任科室:计财科、基教科、教师发展科、办公室、教科所、技装处

23.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聚焦民族地区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抓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实施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彝区“一村一幼”提升工程。指导抓好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深化彝区“青少年促进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扩大试点工作,总结并提炼管理模式,形成工作长效机制。开展好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抓好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综合提升教育质量。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民教科

责任科室:计财科、教师发展科、基教科、教科所、资助中心

24.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稳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登记管理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监管,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重点对“存在安全隐患、证照不全、强化应试、培训结果与招生入学挂钩、非零起点教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培训机构讲”等问题进行治理。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高职民科

责任科室:基教科、计财科、教师发展科、教科所

六、加强干部队伍及教师队伍培养培训

2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选树一批先进典型,通报一批反面典型,加大正面引导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牵头领导:梁开禹

牵头科室:教师发展科

责任科室:干部人事科、办公室

26.强化干部教师培养培训不断优化机关、学校干部队伍结构,选优配强校级班子队伍,重点抓好校长的培养和储备工作。强化教育系统行政干部能力和专业素质建设,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递进培养,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组织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深入开展市培、县培项目,重点推进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及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牵头领导:梁开禹、刘友军

牵头科室:教师发展科、干部人事科

责任科室:基教科、高职民科

27.加强干部教师队伍管理。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做好特岗教师招聘和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认真实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教师职称评聘指导管理。优化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环境,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深入实施“两县一区”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计划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加大乡村教师补充培养和培训工作。认真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教师职业准入。

牵头领导:刘友军、梁开禹

牵头科室:干部人事科、教师发展科

责任科室:基教科、民教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办单位:乐山市教育局  联系地址:乐山市翰园街219号  联系电话:0833-2434150

网站标识码:5111000036  蜀ICP备20024885号-1   备案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

    网站地图